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人员中的一些败类及一系列技术工具的开发出现和被使用,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电信诈骗技术等,给人满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后勤服务集团通讯与信息服务中心提醒您:

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2019年4月失信风险警示报告》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群逐渐呈现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向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人士蔓延的特征,老年人、在校大学生、公司财务人员、个体户等成为主要受害群体。后勤服务集团通讯与信息服务中心为您归纳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谨防被骗:
电话、QQ冒充熟人好友诈骗
话术:“在么?最近出了点事儿,急需用钱,给哥们儿借点”
犯罪分子冒充熟人发短信谎称换新手机号,或盗取熟人的QQ、微信帐号和密码,冒用熟人的昵称和头像,冒充该QQ、微信账号主人,编造“患重病、出车祸”等急需用钱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转帐。
冒充公司老总诈骗
话术:“小王啊,有个工程需要打款,你赶紧转到622xxxx”
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微信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或其它非法途径获取财务人员个人姓名、电话、单位、职务、上下级关系等,再对这些信息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QQ、微信号码。长期潜伏在会计QQ里了解公司进出账、老板语气等,进而再冒充公司老板加会计QQ,以在出差开会等理由,模拟老板语气编造更改合同,伪造老板个人账户的收款记录,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要求财务人员汇款到犯罪分子控制账户,实施诈骗。
微信假冒代购诈骗
话术:“亲,正品海外代购,假一赔十,我家肯定是全网最低价”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骗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话术:“求扩散。大宝,男,5岁,身高110cm……”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微信点赞诈骗
话术:“点赞有奖!轻轻动一下手指,就有机会得大奖哦”
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微信盗用公众账号诈骗
话术:“xx有限公司,诚聘网络兼职,有意者请发简历至xx邮箱”
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虚构色情服务诈骗
话术:“必须先转账,再提供服务,我们也不容易!”
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